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紧急情况下的创伤处理技巧
2023-10-24 21:38:01
作者:李晓晶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

紧急情况下的创伤处理技巧是急诊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时候,迅速、准确地进行创伤处理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紧急情况下的创伤处理技巧涵盖了止血、包扎和脱离等方面,旨在提供紧急救护措施,保护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止血技巧

止血技巧在紧急情况下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迅速止住伤口的出血,防止伤者失血过多。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止血方法。救助者应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迅速停止出血。如果伤口较大,可以结扎血管以增加止血效果。提升伤肢止血法是当伤者四肢出血较多时,将受伤的肢体抬高,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入伤口,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伤肢抬起的高度应根据伤情确定,确保不会造成其他损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无法直接压迫止血或伤势较重,救助者可以使用紧急止血药物。这些药物可以促使凝血因子更快地形成血栓,帮助止血。但在使用前应该严格按照药品说明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

在实施止血技巧时,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尽量避免直接触碰伤口,使用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压迫止血。如果需要结扎血管,请使用一次性结扎物,并确保松紧适中,切勿绑得过紧。在止血过程中,要不断观察伤口是否继续出血,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止血技巧只是在紧急情况下的暂时措施,伤者还需要尽快就医以获得更为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包扎技巧

包扎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创伤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它可以帮助保护伤口,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的愈合。在进行包扎前,先要对伤口进行清洁。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以去除杂质和细菌。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敷料覆盖伤口,轻轻固定。确保环境和工具都是洁净的,以防感染。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可以进行压迫包扎。首先,用干净的纱布直接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或绷带缠绕在纱布上,轻轻压迫并固定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对于关节受伤,如扭伤或关节脱位,关节包扎可以提供支持和稳定,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的风险。使用绷带或弹性绷带固定受伤关节的周围,确保包扎既紧固又舒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层包扎来处理复杂的伤口。首先,清洁伤口并应用适当的敷料,然后用绷带或绷带进行固定。确保每一层包扎都紧密而又不过紧。

包扎时要使用干净的纱布、敷料和绷带进行包扎。包扎时要保持轻柔,避免过分拉扯或用力。包扎应紧固但不过紧,确保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不受阻碍。注意观察包扎后伤口的情况,如果出现渗血、肿胀、发热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包扎只是临时的创伤处理方法,伤者仍然需要及时求医以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和护理。请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以确保其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

脱离技巧

脱离是紧急情况下创伤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用于减少进一步损伤和疼痛。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等需要固定的创伤,救助者应首先保持伤者的静止,切勿移动受伤部位。然后使用固定物(如木板、绷带等)将受伤部位固定,以减少进一步损伤和疼痛。固定物应该稳固且不会压迫神经或血管。在固定脱离的基础上,救助者可以使用绷带或其他固定材料固定四肢,以进一步减少活动,减轻疼痛。对于骨折,应该固定上下关节,以避免额外的移动或进一步损伤。对于关节脱位,只有专业医疗人员在适当条件下才能进行复位。非专业人员不应尝试复位,因为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损伤。在紧急情况下,应保持受伤关节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伤者在紧急情况下常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救助者应努力稳定伤者并鼓励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移动。过度和不正确的移动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伤害和疼痛。使用垫子或枕头来支撑受伤部位,以减轻伤者的不适感。

在实施脱离技巧时,保护自己和伤者的安全,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尽量减少移动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的损伤。使用合适的固定物和绷带,确保稳固性和安全性。在处理复杂的脱离情况时,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脱离技巧只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应对措施,伤者仍然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更为专业的治疗和护理。及时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以确保其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

结论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创伤处理技巧对于救护伤员至关重要。有效地止血、正确地包扎和恰当的脱离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伤员,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了解和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创伤处理技巧对于任何一个救助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