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盗汗的这些情况应该怎么护理
2023-09-19 21:10:47
作者: 汪黎黎
作者单位:天峨县妇幼保健院
历经怀胎十月的艰辛,在宝宝出生后,妈妈们依旧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这个时候需要重点关注自己的产后身体调养。其中月子期间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产后出汗,大多数的宝妈在产后会出现产后出汗不止的现象,这种症状一般在夜晚睡觉时或者稍微活动下更加明显,许多宝妈在出现这种情况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如何处理才是对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如何正确护理宝妈们的产后盗汗症状吧!
产后盗汗是月子病吗
女性生完孩子后都需要坐月子,因为女性产后的身体相对较弱,如果产妇在这个时候没有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就很有可能会留下一些症状,比如虚弱、关节炎等。但有些女性在坐月子时发现自己比其他人更容易出汗,这在临床中就属于产后盗汗。那么很多产妇就对此提出疑问,产后盗汗是产后疾病吗?其实产后盗汗是产后常见的现象,根据产后盗汗出现的时间长短与早晚,可分为病理性盗汗和生理性盗汗,如果产妇是生理性产后盗汗,那这种就是身体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产妇们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通常在分娩一周左右,产妇们的身体水分比较多,这个时候汗腺的分泌功能会比较旺盛,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
如果产妇出现长期盗汗,甚至持续数月,那么就很有必要谨慎是否是病理性盗汗,如果女性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亏损导致阴虚,就容易形成病理性的产后盗汗。这个时候,产妇们就必须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及时调理。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盗汗
在了解了产后盗汗的症状后,我们就会意识到,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中医理论。一般来说,中医认为产后盗汗是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气血,结合中医理论认为,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会导致阳不敛阴,阴津妄泄而汗出。如果产妇们属于阴虚的范畴,再加上分娩时失血伤阴,虚阴生内热,睡觉时候阳乘阴分,热破津液外泄,从而发生产后盗汗。这种说话虽然表达的很具有专业性,但也很让人理解。中医强调人体阴阳平衡,显然,产妇产后就很容易出现阴虚、阴阳失衡等问题。
不同盗汗护理方式都有哪些不一样
生理性盗汗的产妇身体受到内分泌和神经功能的调节,能够保持汗腺的强劲分泌,汗腺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分娩后一周内。如果产妇出现生理性盗汗,那么过几天就会自然消失,所以不用太担心。但是需要注意,产妇在坐月子时大汗淋漓,身体的毛孔会自然张开,很容易被风吹感冒,所以在夏天时,产妇在坐月子的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吹空调,出汗时需要及时擦干,并注意清洁皮肤,更换被汗浸湿的衣服,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皮肤不适,以及感冒等问题。
正如前面所描述的,病理性盗汗需要及时治疗。产后盗汗往往是产妇阴虚的表现,因此及时治疗是必要的。由于产妇正在坐月子,尤其对于母乳喂养的产妇而言,治疗通常通过调整饮食和按摩来完成。饮食调整要求达到滋阴补益的效果。产妇应多吃具有滋阴、凉血、降火、润燥、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例如羊肚、猪肚、鸽子肉和泥鳅等食物,都适合为产妇做汤或粥。有许多现成的补益配方,比如羊肉、黄芪、桂圆、山药一起煲汤,都有利于调节产后盗汗。此外,我们常吃的紫菜、猕猴桃都有利于清热、利水、滋补强身的功效,适合产妇食用。与此同时,有必要摒弃产妇在产后不能洗头和洗澡的恶俗,产妇产后可以在相对封闭且温度合适的情况下洗澡,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感染,禁止盆浴。保持清洁是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一种保护。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如果产妇经常在出汗和潮湿的环境中哺乳,对新生儿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此外,还应注意呆在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家中。但是需要避免受凉和吹风,衣服要保持温凉合适。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舒适,产后体内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会导致产后情绪波动,过度的情绪波动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温馨小贴士
除日常护理与饮食护理外,中医特色护理在改善产后盗汗中同样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包括:穴位贴敷与艾灸,穴位贴敷指将药物研磨成细末,通过不同的介质调和后敷在一定的穴位上,结合不同女性产后身体变化所制,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而艾灸是采用艾绒点燃后,熏熨于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取神阙、足三里、百会、复溜等穴位。()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