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九大类降糖药,你吃对了吗?
2023-09-26 20:29:27
作者:谢利芳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中医医院

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临床常用的几种降糖药物,了解一下不同药物的优缺点。

二甲双胍的优缺点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具有有效的降血糖作用外,还可以减肥、降压、降血脂。它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也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安全性好,一次性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反应常见,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心力衰竭、缺氧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它,以避免乳酸中毒。

磺酰脲类药物的优缺点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低廉,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反应,无癌症风险。

缺点:易发生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对于老年人和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人,建议服用短期的、胆汁排泄的磺酰脲类药物,格列奎酮(葡萄糖醛酸)更适合。

格列奈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模拟餐中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不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用餐时立即食用,患者依从性好,更适合不规律用餐者或老年患者使用。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优缺点

优点,同时,它也是国内外唯一一种具有IGT(糖耐量异常,指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7.8-11.0mmol/L之间)治疗适应症的降糖药。

缺点:一些患者在初次使用时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胀和排气量增加。胃肠道疾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注意,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会导致低血糖,如果发生低血糖,应使用葡萄糖进行纠正。

胰岛素增敏剂的优缺点

优点:它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但通过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降血糖作用。这些药物适用于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和代谢综合征,可以与双胍类、磺酰脲类或胰岛素联合使用,以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缺点:心力衰竭风险增加,因心脏功能3级或以上而

致残。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本产品。发病缓慢会导致水和钠的滞留、水肿和轻微的体重增加。癌症膀胱患者和有癌症膀胱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GLP-1受体激动剂的优缺点

优点:除了能显著降低血糖外,还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β细胞功能,。这种多种药理作用的组合是现有糖尿病药物所独有的。由于其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低血糖机制满足生理需求,低血糖的风险非常低。

缺点:半衰期短。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价格昂贵,需要注射药物。不建议将其作为一线药物。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不能替代胰岛素。它不适合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PP-4抑制剂的优缺点

优点:在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障碍的同时,提高内源性GLP-1水平,具有降糖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低、无体重增加、无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高的优点。每天只需口服一次,患者依从性良好。

缺点:DPP-4是一种多功能酶,其抑制剂还可能延长生长素释放激素、神经肽Y和P物质等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能会引起神经源性炎症、血压升高和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价格相对昂贵,尚未进入中国的医疗保险。

SGLT-2抑制剂的优缺点

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肾脏每天过滤160-180g葡萄糖,几乎所有这些葡萄糖都被重新吸收并返回血液。SGLT-2是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转运蛋白,也是糖尿病的新治疗靶点。

优点:SGLT-2抑制剂很少引起低血糖,对改善体重和血压有益。口服片剂,每天一次,依从性良好。

缺点:可能与鼻咽炎症、真菌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优缺点

优点: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是迄今为止控制血糖最有力的武器,对肝脏和肾脏没有不良影响。所有不适合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改用胰岛素治疗。早期使用胰岛素也有助于保护和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

缺点: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高,会导致体重增加。一些患者可能会在注射部位出现皮肤过敏或脂肪萎缩,可能会给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带来不便。胰岛素类似物的价格相对较高。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