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的意义
2023-11-03 20:29:27
作者:黄芳菊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是一种诊断和评估疾病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一些原因和性质不明的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通过对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形态的分析,可以获取疾病性质、炎症程度和细胞类型等有诊断价值的线索。以下将介绍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的意义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浆膜是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其包绕的腔隙称浆膜腔,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 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肿瘤或其他疾病时,这些腔隙可能会出现多量液体潴留,形成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和关节腔积液等。胸腔积液患者常出现胸痛、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心包积液患者常出现端坐呼吸、下肢水肿、心脏压塞等症状,腹腔积液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对这些积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析,可以做出细胞学诊断,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

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的主要意义是帮助鉴别疾病性质。通过分析积液中的细胞形态和特征,做出相应的细胞学诊断。例如,在浆膜腔积液中,红细胞增加多见于恶性肿瘤、穿刺损伤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等;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化脓性炎症、早期结核性浆膜炎等;淋巴细胞增加见于慢性炎症、病毒或结核感染以及结缔组织病等渗出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多见于变态反应和寄生虫病所致的渗出液;若在积液中发现核大、深染、核浆比高的异型细胞,通常由恶性肿瘤导致。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往往也与疾病有关,一般情况下,白色清亮或淡黄色积液通常见于肺炎、肺结核、肝硬化等;红色积液常见于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及穿刺损伤等;黄色脓性或脓血性积液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时;乳白色积液常见于丝虫病、腹膜癌等。浆膜腔积液的性质还和年龄相关,年轻人通常由于炎症、结核、肝硬化导致,老年人通常由于肿瘤、慢性炎症导致。所以,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当在浆膜腔积液中检测到癌细胞,特别是来源不明的,可以通过细胞蜡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确定肿瘤的类型及来源,如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淋巴瘤、间皮瘤、浆细胞瘤等常见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免疫组化特异标记物检测出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在临床实践中,恶性胸腔积液多见于肺癌、乳腺癌转移或间皮瘤,恶性心包积液多见于肺癌、乳腺癌转移,恶性腹腔积液多见于胃癌、肠癌、卵巢癌或淋巴瘤转移。此外,细胞学检查还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分期和恶性程度,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还可以帮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浆膜腔积液中的免疫细胞异常增多,通过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这些变化,从而明确诊断。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如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通过定期进行细胞学检查,医生可以观察细胞类型和数量的变化,从而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呼吸系统领域,胸腔积液细胞学常用于诊断和评估肺部疾病,如肺癌、结核和肺炎等。通过分析积液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在肺癌的诊断中,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细胞的类型和数量,从而评估肺癌的分期和预后。在消化系统领域,腹腔积液细胞学可帮助鉴别腹腔恶性肿瘤、感染和炎症。例如,在诊断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时,细胞学检查可以提供有关肿瘤细胞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期。在关节病学领域,关节腔积液细胞学可用于诊断风湿性疾病和关节炎等。通过分析关节腔积液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细胞学检查还可以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积液中细胞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特定类型的细胞出现或消失可能与疾病的预后有关。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并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总之,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在疾病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可以提供有关疾病性质、炎症程度和细胞类型等信息,为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不同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预后评估的精准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