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影响主要是由失血量以及产妇本身的个人身体状况所决定,如果出血量本身不多,且产妇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好,那么在经过治疗之后,一般不会留下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反之如果产妇自身的身体素质不佳,再加上短期内存在大量出血问题,很有可能就产生了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及时抢救成功也有可能导致多重要器官受损或缺血缺氧。需注意的是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产妇患上席汉氏综合症,这种疾病是因为大量出血或休克导致脑组织中垂体前叶产生缺血或坏死,卵巢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减少之后,女性朋友们就会产生闭经、生殖器萎缩等,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产生严重的损伤。
那么既然产后出血的危害性这么明显,有没有什么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女性朋友们的恢复呢?答案是肯定的。女性朋友们在接受良好的护理干预之后,大多都能够恢复至相对正常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这里也由专家给大家进行一下简单的讲解和科普产后出血应该如何进行护理。
首先,就是严格控制好止血问题,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发生出血后,加强宫缩是最为有效的止血方法。对此应该正确认识到引起宫缩乏力的根本原因,从而改善产妇身体状况。例如按摩子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即使在止血之后,仍然应该间歇性对子宫进行按摩,以防子宫在短时间内出现松弛而再次出血。必要时可以双手按摩子宫,但不要过分用力,否则可能会因为过度用力导致肌肉损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医嘱的要求选择宫缩剂作为辅助止血药物。
其次,就是要做好日常护理和基础保暖。因为产褥期是生殖器官复原的关键时期,女性朋友们在经历生产之后,身体素质本身就比较虚弱,特别容易受到风寒入侵引发各类疾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产妇朋友们可以尽早进行床边的简单运动,然后逐渐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而增加运动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加速恶露或淤血的排出,促进子宫复旧,有条件的产妇还可以在产后进行凯格尔运动或其他产后保健体操。在日常生活方面,产妇所处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和通风,保障床边环境干燥和卫生良好。由于产后女性朋友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限,作为家属要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心理方面的安抚和干预,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之下,让产妇能够补充营养,快速恢复。
最后,由于生产过程大多都涉及阴道或宫腔区域的操作,所以产妇出现产褥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应积极预防感染在内的各类并发症。除去前文提到的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之外,胎盘因素或软产道损伤导致的出血问题,在进行护理时要更加注意。不仅要检查胎盘和胎膜是否完整,同时还要做好彻底止血缝合,注意补充血容量等。如果女性朋友们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那么就应该尽快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是凝血酶原复合物。对于失血过多尚未休克者,及早补充血容量,若是已经出现了休克现象,那么则应该先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诊断对于产妇的预后恢复至关重要,传统的诊断依据是根据病史或临床特征来进行判定,而现阶段的判断依据则是通过血乳酸指标配合患者的病情反应进行评价,间接反映出患者的循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