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痛儿童肌肉、骨骼的快速生长而导致周围的神经组织受到牵拉而出现的一种生理性疼痛,通常情况下在正处于生长发育较快阶段的幼儿和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比较常见。那么儿童生长痛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又该如何缓解呢?
儿童生长痛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出现儿童生长痛的孩子,多数都是下肢疼痛,常见的疼痛位置有大腿、小腿和膝关节前侧,偶尔还可能会出现腹股沟疼痛。通常都是感觉关节以外的位置疼痛,疼痛发作时不存在发热、皮疹或者其他一些症状表现。
比较典型的就是感觉双侧下肢疼痛,也有一些孩子是一侧下肢疼痛。一般都是钝痛感,一些时候也可能会感觉到针刺样的疼痛感,甚至还可能呈现出剧烈的拉扯痛。
多数儿童出现生长痛后,都是肌肉疼痛而不是感觉到骨骼或者关节疼痛,疼痛的位置不存在发热、红肿的情况,一般会疼痛感会持续几分钟,也可能持续几小时。
一般情况下,儿童都是在晚上才会出现生长痛,休息的时候会感觉的更加明显,活动时反而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感。一些时候孩子还可能会伴随出现头痛、肚子疼、睡眠不安稳等情况。等到生长痛的症状消失后,这些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对于其他一些病理性疼痛来说,儿童会拒绝按压,当碰触到疼痛位置时,孩子会感觉疼痛感明显加重,所以这时儿童会哭闹的更加剧烈或者躲避按压。
而出现生长痛的儿童则恰恰相符,其比较喜欢按摩疼痛的位置,家长在碰触、按摩疼痛的位置时,儿童并不会抗拒。
儿童出现生长痛以后该如何缓解?
当儿童出现生长痛时,家长可使用适当的力度帮儿童按摩下疼痛的位置,这样不单单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给予儿童心理上的慰藉。很多儿童都是在夜晚的时候出现双下肢对称性疼痛,可能会对儿童的睡眠造成影响,这时家长可以通过按摩缓解儿童的疼痛感,帮助其更好的入睡。
生长痛是因为儿童骨骼的快速发育或者肌腱的不平衡发育而导致的,所以可以为儿童适当的补充些钙。在儿童平时的饮食中适当的添加一些含有丰富钙元素的食物,像牛奶、虾、鸡蛋等,这样也可以缓解儿童的生长痛。
当儿童出现生长痛的情况下,家长一定要监督儿童减少运动量。白天的运动量得到减少后,晚上儿童生长痛的症状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在平时家长应尽可能的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不要让儿童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肌肉或者骨骼的疼痛上。
家长还可以将毛巾用温热的水浸湿后敷在儿童疼痛的位置,这样也可以缓解儿童的不适感。
如果儿童生长痛较为严重,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碳酸钙D3、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的使用来治疗,其对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缓解儿童的疼痛感。
如何预防儿童生长痛的出现?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保证儿童平时营养摄入的均衡性,既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补充,适当的多给儿童吃些新鲜的鱼、虾、肉、蛋等,同时也需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适当的多给儿童吃些新鲜的蔬莱和水果,并且还需要注意钙质的补充,适当的多给儿童吃些含有丰富钙质的食物,像豆制品、虾皮、海带等,以此为儿童补充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所需,避免儿童出现生长痛。
每天家长需带儿童到户外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像踢球、跑步、跳远、踢毽子等,长时间下来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儿童肌肉、骨骼的生长,有助于儿童生长痛的预防。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需要保证儿童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此保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以此预防儿童生长痛的出现。
家长还需要注意给儿童穿尺码适合的鞋子,防止鞋子码数较小,鞋子过紧而引发生长痛。
温馨提示
当儿童出现生长痛的症状表现时,家长并不需要过度的担心和紧张,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接受特殊的治疗,家长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利用按摩、热数等方式来缓解儿童的疼痛感,并且平时还需要注意生长痛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