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目前常见的结核病患病位置包括肺部、肝部、胃部、肾部、脑部等等,最为社会大众熟知的就是肺结核病。众所周知,人体的抵抗能力不同,导致结核病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护理方式也存在不同。结核病刚出现时,因症状较轻,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往往不会重视,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症状,容易感到疲乏、食欲下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核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吧。
结核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病人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开展户外活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等等,但不建议患者进行剧烈运动,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其次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饮食上选择高蛋白及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少食多餐,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脂肪、新鲜的果蔬,例如肉、奶、蛋、胡萝卜等,同时要保证每日饮水量能够满足患者机体代谢需求。第三,护理人员应当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不间断的动态监测,关注其临床症状经过治疗是否得到减轻,如未减轻则需要考虑用药及治疗方法的合理性。如果患者结核病病情严重,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等情况,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在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第四,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结核病治疗与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介绍治疗原则以及治疗药物可能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最后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患者身患疾病,本身就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加上患者对结核病的了解程度较低,更容易出现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积极与患者交流,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和患者成为朋友,引导患者能够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开展健康普及教育,让患者对结核病有所了解,并选择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娱乐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结核病的发生并不是完全不可控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结核病的预防效果。结核病的预防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实现:首先是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应当时刻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避免长期劳累导致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同时要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并结合适当的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其次,要尽可能预防各类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发生,例如我们常见得糖尿病,能导致结核病发病几率增加四倍,艾滋病患者患结核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十倍。第三,针对结核病高发人群,要积极开展预防性治疗,因结核病存在传染性,一旦发现结核病患者,就要对其家庭内成员及常接触的人员开展预防性治疗,尤其重视对5岁以下儿童的预防治疗。第四,应当加强结核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向社会大众普及宣传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危害,让大家重视呼吸道传染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对病人使用或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讲话等等。同时结核病菌可能在密闭空间的空气中传播,因此要养成开窗通风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最后可以为儿童提前接种结核病卡介苗,从而提升儿童身体内对结核病的抵抗力,有效减少儿童感染机会,即便儿童感染了结核病病菌,也能起到限制病菌在儿童体内繁殖速度的作用,降低结核病对儿童的临床症状严重性。
相信说了这么多,大家已经对结核病的日常护理与预防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结核病虽然难以根治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恐慌,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从根本上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