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外界的刺激和作用下患者会出现不同位置的骨折,严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在骨折之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受到限制,并且由于坚硬骨骼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愈合,在骨折之后往往会给患者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活造成干扰。因此如何能够快速恢复成了患者所关心的话题,那么你知道在骨折之后如何进行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吗?
骨折后如何饮食
坚持清淡饮食,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包括锌铁锰等,海产品、蘑菇含有丰富的锌元素,动物肝脏、鸡蛋、面包中含有铁元素,麦片、蛋黄中含有锰元素。积极补充钙元素,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维生素D以及钙剂的方式为身体补钙,促进骨骼愈合。如果是老年患者需要在补钙的同时服用骨质疏松药物,可以优先选择海鱼、动物肝脏、蛋黄这一类食物。骨折患者不能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高热量和高蛋白食物可以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促进软组织快速修复。骨折后常用食谱
骨碎补枸杞粥将续断、骨碎补一起放在锅中,加水煮30分钟后去渣,将薏苡仁、枸杞放入熬煮。骨碎补枸杞粥消化难度不大,营养元素丰富,有利于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一天可以多吃几次。(2)田七蒸鸡需要先将母鸡洗净,将鸡切成块状放入炖锅内,加水、冰糖、田七粉蒸煮,蒸熟后食用。田七蒸鸡具有活血补气的功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3)黄芪红枣炖鸡同样需要将母鸡洗净切块,将母鸡、黄芪、制首乌以及红枣共同炖煮,具有活血活气的功效,强化肝脏和肾脏功能。(4)核桃芝麻糊需要先炒熟黑芝麻,将捣碎的核桃仁和黑芝麻共同研磨成粉末,加入开水煮熟,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提升骨骼稳定性,特别是对于骨折后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而言极其合适,能够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
骨折康复护理
在骨折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可以避免肌肉和骨骼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在骨折1周到2周时可以对固定位置的肌肉进行收缩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能给骨折复位以及骨折固定造成影响。上肢进行肩关节外展活动、外旋活动以及手掌关节屈伸活动,下肢应进行踝关节背屈活动,每天训练组为3组,根据每组训练时间为5分钟到10分钟,随着骨关节不断恢复增加活动范围。在骨折后3周到8周内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让受累关节进行主动运动,沿着运动轴方向运动,出现粘连问题的关节周围组织需要进行轻柔。在这一阶段患者的外固定开始解除,可以进行等张收缩训练或者抗阻训练。患者可以通过红外线或者蜡疗的方式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利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促进钙盐沉积,减轻疼痛。重视对生活活动以及工作能力进行锻炼,让患者进行平衡性练习和协调性练习。在骨折8周到12周后可以实施等张抗阻或者等速训练,继续进行之前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以选择牵引或者松动等方式。如果患者上肢骨折,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应尽快展开步行训练,如果下肢出现了骨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负重训练,从最初不负重逐渐开始到部分负重,最后在充分负重的情况下训练。在这一阶段或者可以尝试回到家庭和工作中,患者很有可能会因为日常的活动方式而出现不同的疼痛症状,并不会影响骨折恢复,但是也需要患者额外注意,不能给骨骼造成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