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夏秋季节涉水谨防感染血吸虫病
2023-07-11 17:32:58
作者:王明平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得了血吸虫病会有哪些症状?人在接触含有血吸虫带尾巴的幼虫的疫水后,幼虫很短时间内就会钻进皮肤,被幼虫侵害过的皮肤就会出现红色的小丘疹,皮肤出现瘙痒但是无痛感,数小时至2~3天消失。血吸虫幼虫侵害皮肤后一般在40天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发热使用抗菌素后没有明显效果,患者发热不退,又有接触疫水的情况,一定要检查是否患上血吸虫病。

流行范围。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牛、羊、鼠哺乳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民间俗称“大肚子病”,在四川曾经流行于成都、德阳、绵阳、内江、宜宾、乐山、雅安、凉山、攀枝花等九市州的63个县。

流行环节与传播因素。1.病原体(传染源)排出虫卵;2.排放出的虫卵进入水体,在水体中适宜温度中孵化出幼虫(毛蚴);3.幼虫(毛蚴)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中间寄生宿主(钉螺)体内;4.幼虫(毛蚴)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存活并发育,形成能够感染人、牛、羊等哺乳动物的幼虫(尾蚴),这个过程,幼虫能无性增殖,一个幼虫(毛蚴)进入钉螺体内会逸出很多能感染哺乳动物的感染期幼虫(尾蚴);5.感染期幼虫(尾蚴)具有温度感应功能,在适宜条件下感应到哺乳动物信息,很短时间就会进入人、畜等哺乳动物体,完成对最终宿主感染。

构成血吸虫病实现传代传的因素有3个,一是病原体(病人、病畜)散布血吸虫卵;二是要有传播媒介,必须经过中间寄生宿主(钉螺)阶段;三是易感人群接触含能感染血吸虫病的幼虫(尾蚴)的“疫水”而发病。

血吸虫发育过程中间寄生的宿主(钉螺)。钉螺是一种可以在水中和陆地生活的淡水螺,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孵化出的幼虫如果没有中间宿主(钉螺),血吸虫幼虫很快死亡,血吸虫就不能传代了,钉螺成体高7~10毫米,宽3~4毫米,尖圆锥形,右旋,有6~9个螺层。如果你发现钉螺,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院或县疾控中心。

感染方式。人一旦接触有感染能力的血吸虫幼虫(尾蚴)污染的水(疫水),血吸虫尾蚴主动钻入皮肤,感染方式主要有两种:生产劳动过程中接触疫水,如防汛、抗洪抢险、水田作业、放牧、捕鱼、捞虾等;二生活中接触疫水,如在有感染能力血吸虫幼虫污染的水域游泳、洗菜、洗衣、及饮用区域内的水等。

临床表现。患了血吸虫病后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接触疫区内水体后1~2天,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状红色丘疹,皮肤出现瘙痒,3~8周后(平均40天)出现发热,服用各种抗生素后发热不退。慢性期血吸虫病身体出现腹泻,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有腹痛、感觉总想解便,怎么都解不干净,肛门不舒服。晚期血吸虫病因多次感染或未经及时治疗,导致体内肝脏等器官的受损害严重形成肝腹水,人们称“筲箕腹”。

个人防护。人体感染血吸虫病后,部份患者易被诊断为感冒、伤寒、痢疾等疾病。夏快到了,大家外出时要增强血防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到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要避免接触疫水。自觉主动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如涂防护油膏、预防性服药等,一旦怀疑自己感染血吸虫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项检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