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有过肾结石的经历。肾结石在生活中的危害不容小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对于肾结石的防治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什么是肾结石
肾结石是由于尿液中的钙、草酸、尿酸等可溶物浓度过高,形成结晶。这些结晶在肾脏或输尿管中产生小颗粒聚集形成固体物质。青壮年男性多发肾结石,大部分肾结石患者症状不明显,但是如果结石从肾脏掉下来就会造成尿路梗阻,则会出现腰部或下腹部剧烈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临床表现,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呕吐、发热等症状,甚至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肾结石病因
肾结石病因明确,常见原因包括甲亢、糖尿病等造成身体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饮食习惯、药物使用等。最终影响尿液PH值或影响尿液排泄:尿钙排泄增加,尿酸排泄减少,形成肾结石。
肾结石的分类
根据其成分和来源,肾结石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囊状结石等。
预防肾结石
1.确认食物成分:同成分的肾结石对应的饮食是不同的。例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高含草酸钙食物,如菠菜、芹菜、茶叶、芝麻等;胱氨酸结石患者应避免富含胱氨酸的动物内脏和海鲜等高嘌呤食物等。
2.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降低尿液中的颗粒浓度,减少结晶物质积聚的机会,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3.适当运动:经常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有助于预防肾结石。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减少肾结石的形成。适当运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4.药物管理:抗生素、利尿剂、维生素C等药物,会增加尿液中某些物质的浓度,从而增加了结晶的风险。因此,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管理。
治疗肾结石
1.药物排石:对于较小的肾结石,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痉剂、镇痛药、利尿剂等以缓解肾绞痛、减轻输尿管水肿。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手术治疗:结合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肾结石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取石术、碎石术等手术,尽快解除梗阻,消除患者痛苦。
3.中药治疗:若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无明显尿路梗阻者可采用中医药治疗,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中药可以规避西药或手术对肾脏的伤害。若结石直径较大或者结石伴有其他并发症,灵活选择最适合病人的中西医治疗方案,以高效解决病人痛苦为要旨。
肾结石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会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肾脏或者全身严重感染。肾结石严重时引发的肾绞痛可能会引发休克,预后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很少出现后遗症,但是肾结石极易复发,复发率高达70%以上。所以平时的预防和注意饮食极为重要并且要积极治疗糖尿病、甲亢、痛风等原发病。爱自己的身体要胜过爱自己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