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入的过多的高脂肪蛋白、高热量和高糖等营养物质,进而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问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呈现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吧,一起为我们的健康助力加油!
2型糖尿病常见于四五十岁以后的体重超标人群,而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有明显的易感性。2型糖尿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定期健康体检至关重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我们不仅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并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常伴乏力和皮肤瘙痒的症状。在抽血检查前3天内应正常饮食,检查前一天晚上9点后不喝水、不加餐。正常人的空腹静脉血糖在3.9~5.6mmol/L之间。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加上下面其中一条就能诊断糖尿病:①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②随机静脉血糖≥11.1mmol/L。③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复查1次核实即可诊断。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的一种不可逆的蛋白糖化反应,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患者6~8周内血糖的平均水平,它不受血糖随机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和饮食的影响,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可靠指标。
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胰岛β的细胞的功能,有效的评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就要进行胰岛素和C肽的检测。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伴随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内的胰岛β的细胞分泌的体内最重要的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人空腹基础血浆胰岛素为35~145pmol/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胰岛素前体物质胰岛素原,经酶切后转变为胰岛素与C肽。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同时释放入血。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检测可以了解糖尿病的分型和血糖高的原因,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由于C肽不受胰岛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干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直接测定C肽浓度,以判断患者胰岛功能。
当确诊为糖尿病时,我们也不必恐慌。我们要积极的改变生活方式,比如戒烟、减肥、健康饮食等,并控制机体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不要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要以清淡、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为主。患者只有在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长期糖尿病伴随血糖控制不良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广大读者一定要重视健康饮食和定期血糖检查,一旦体检中出现血糖异常,就需要积极地进行干预治疗,为我们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