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家每天伏案工作大半天,捧着手机、iPad煲剧一刷就是几个小时,长此以往,很多小伙伴的颈椎都有些承受不住了,怀疑自己得了颈椎病。那么去医院就诊究竟是要拍X光,拍CT,还是核磁共振呢?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具体说说。
颈椎病是什么
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颈部疼痛、肌肉僵硬,患者还会同时伴有一种头晕不适、失眠的感觉,严重时还会有一种脚踩在棉花上的感觉。目前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颈型和混合型集中。
颈椎病检查都有哪些项目
常规X线检查。X光片检查是颈椎病的常见检查方式。能够将颈椎病变节段的椎间隙变窄,正常的生理曲度消失、变直,在椎体上、下缘及钩椎关节处增生或形成骨赘等情况清晰地显示出来,同时还可以表现颈椎的柔韧性、滑脱移位、稳定程度等。
CT检查。如果将X光片检查比作给颈部拍了一张平面图像,那么CT则是基于X光片的3D影像,可以将颈部结构和病灶的部位看得一清二楚。在对骨性结构的显示与评估方面,CT要优于X线和MRI,颈部CT平扫不仅可以对是否有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等变化进行检测,还可以对有无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否有硬膜囊,神经根或脊髓,椎体与附件是否有细微骨折、椎管是否存在狭窄等。
磁共振检查(MRI)。MRI除了可以看到以上两种检查影像变化之外,还可以看到是否存在软组织水肿,鉴别是陈旧性骨折还是新发骨折,是否存在先天性的脊髓空洞,是否存在椎管内肿瘤等。并且核磁共振检查是没有电离辐射的,妊娠期女性也可以检查。颈椎MRI是一种较为安全、全面、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其适应证比较多,而且不需要进 行电离辐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患者在做MRI之前,曾接纳过放置金属支架以及骨折固定钢板等,那么在做MRI之前,首先要确定患者身体内是否为无磁性的合金材料,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
所有的检测项目是否全部完成
X光片 MRI,这一检查组合二者缺一不可。颈椎疾病的诊断中,X光片与MRI是两个不同的功能,各自有各自的职责。其中,前者是重点关注颈椎的整体情况和骨性结构,而后者是重点关注椎间盘、脊髓组织、感染或肿瘤等,两者的作用都不能互相代替,需要同步开展,方能更好地做出诊断。
CT与MRI也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二者都能在临床上协助医师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被称作“辅助检验手段”。但在临床中,本着检查简单,无创和经济的原则,所以CT、MRI并不是必须同时上阵。
CT与X光片一样,都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作用,产生图像,只不过CT的影像更加立体,更加清晰。但是CT检查所需要的辐射量要大于一般的X射线机,因此费用也要高一些。临床中将X光片作为优先考虑的常规诊断手段。针对X线 MRI发现可疑病变位置,但又不能确定的病变,可以申请CT检查,继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如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不是很严重,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则需要及时做手术。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穿刺手术,是将胶原酶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内,使之溶解的穿刺手术。它的优势是一次注射就可以完全解除或者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周期短、安全性高,已经成为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常规干预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