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日常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最好、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长期用药来维持血压的稳定。而氨氯地平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听说或直接服用过。有些患者去药店自行购买时,药师会询问患者,氨氯地平有好几种,您服用的哪一种?很多患者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本文就进行区分和讲解。
一、氨氯地平的药效和分类
1.氨氯地平服用后是将钙离子经过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到心肌和血管细胞的通道进行阻断,引起心肌和血管舒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氨氯地平主要适用的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等。
2.氨氯地平在服用过程中可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和肾脏的功能,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临床药剂学的发展,目前推出了四种氨氯地平的复合制剂,包括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这四种药物适用对象和不良反应都有所区别,患者使用时应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1.,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加降压疗效,增强靶器官保护作用,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常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片含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主要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和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服用时间在两周以上即可出现较佳治疗效果。
2.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建议进食或空腹状态下服用,与水同服。其优势在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反而小于单药服用,由于氨氯地平造成静水压增加,致使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可能引起踝部水肿。而缬沙坦在扩张动脉的同时,又扩张静脉,因此减轻和消除了氨氯地平引起的踝部水肿。
三、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
1.部分患者服用氨氯地平会出现反射性的心动过速、心悸等不良反应,对高血压的治疗造成障碍。少数患者由于无法耐受,只能选择停药或者换药,而比索洛尔恰恰可以抑制心脏的兴奋性,降低心率。因此两者的复合制剂可减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通常应安排在早晨与早餐同时服用,整片服用勿嚼碎,可减少对胃肠刺激。每日推荐剂量为1片。
四、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
1.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是由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片两种降压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适用于高血压患者,但并非高血压初始治疗。通常作为同时服用氨氯地平片和贝那普利片的替代治疗。
2.氨氯地平类药物对动脉扩张的效果明显,对静脉扩张效果微弱。长期使用地平类药物,会造成相对的静脉回流能力变弱,容易出现下肢脚踝处水肿。而贝那普利类药物对动脉和静脉都有扩张作用,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同时服用可以减轻地平类药物引起的下肢水肿。
3.服用剂量通常口服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1.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兼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机制,作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复合制剂,主要适用于适用于高血压或心绞痛患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
2.本药主要针对高血压或心绞痛患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初始治疗。服用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对于每一种成分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而相应调整。
3.服用方法正常成年人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10mg。自身体质较差的患者需遵医嘱服用,起始剂量不宜超过2.5mg,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