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近年来,小儿哮喘的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1.97%,学龄期及青春期呈现逐步下降的特点,因此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出现反复咳喘时要特别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哮喘。
一、小儿哮喘的诊断
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喘息等症状,并伴有哮鸣音。轻度发作时会以咳嗽、胸闷为主,严重时患儿表现为面色苍白、全身冒汗、呼吸不畅、“三凹征”明显,叩诊时呈现过清音,呼气时间延长,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如出现气道受阻、呼吸音逐渐减弱、心率不断增快,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下肢水肿等等。急性哮喘发作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在缓解期大部分患者体征逐步消失。对部分孩子而言虽然没有明显的咳喘症状,但是家长也应足够重视,因为此时医生进行查体时胸部会听到喘鸣音,5岁以上的患儿可以让其配合肺部功能检查,以此来辅助诊断。
二、引发小儿哮喘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环境引发哮喘的重要因素,比如:宠物的毛发、尿液、灰尘、油烟、花粉等都是引发儿童哮喘的重要诱因。
2.食物因素:诱发哮喘的食物种类繁多,比如:蛋类、牛奶、豆类、水果、辣椒、八角、胡椒以及茴香等具有刺激性的调味品。除此之外,人们使用的香精、色素等也是重要诱因。
3.遗传因素:有研究显示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将近20%以上的患者有家族史。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家族中有哮喘史小儿出现哮喘的发病率超过了50%,特别是父母都有哮喘史那么下一代出现哮喘的概率超过了70%。
4.天气变化:天气情况对于小儿哮喘影响很大,特别是春秋两季,由于湿度、温度以及气压的变化,极易引发哮喘,因此小儿哮喘在季节交替时发病率明显增加。
5.心理因素:患者个人心理素质以及情绪变化也会引发哮喘,比如遇到非常伤心的事情,在大哭、悲伤的氛围下也容易引发哮喘。
三、小儿哮喘的治疗
对于小儿哮喘治疗一般采用短期用药的方式,但是每天的用药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患儿需要严格遵循儿科医生的指导,不能擅自停药、减药或者是换药,否则患儿的症状难以控制。部分患儿在哮喘发作时需要联用多种药物进行控制,当哮喘症状得到相应控制之后用药可以逐步减量。也有部分患儿在用药之后,各项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来提高治疗效果,此时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因此患儿需要定期到专科门诊进行复诊,有助于患儿病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四、小儿哮喘的预防
大部分哮喘患儿年龄较小,较为常见的过敏原是尘螨,因此在家里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来避免粉尘对孩子哮喘的影响:
1.使用具有防尘螨过敏原的床罩盖住枕头和床垫,并且定期对室内毛毯、床单、抱枕、毛绒玩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以达到杀死尘螨的目的,在室内尽量不要放毛毯或者毛绒玩具,减少污染源。
2.发现孩子的过敏原后,要及时清除过敏原。
3.尽量选择孩子不在家的时候进行室内环境打扫,一定要避开孩子使用吸尘器,家长可以考虑使用空气过滤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4.合理控制室内的湿度和温度,潮湿的环境最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5.一定要让孩子远离烟雾,特别是家中有人吸烟或者使用香水的情况,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