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有很多的人都是以瘦为美,特别是当代年轻女性群体,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出众的美貌或者是曼妙的身材,都会长时间坚持减肥或者是吃素食、节食等,甚至在怀孕期间也不肯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最终导致妊娠期间出现贫血、感冒、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情况,不仅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胎儿的身体发育状况。所以,处在妊娠期的女性,必须要提高对贫血的重视程度,并积极补充身体所需营养,避免后期危害性扩大。
接下来,小编就详细介绍一些有关于孕期贫血的知识,以及血常规检查数值的查看方式等。
1.什么是孕期贫血?
所谓的孕期贫血,主要就是处在妊娠期的孕妇血红蛋白水平,相较于传统水平偏低,或者是低于正常范围以内的情况就是孕期贫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孕妇在怀孕期间血容量增加、孕吐、营养供应不足等存在直接关联。孕期贫血的类型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除此之外,因为血容量增加引发血液稀释,最终导致的贫血类型属于生理性贫血;而像疾病、缺乏铁元素等原因所导致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引发的贫血属于病理性贫血。
2.血常规要看哪些数值?
对于孕期贫血的检查,主要依靠的是医院实验室对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情况来判断。比如血红蛋白指标低于每升一百克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为贫血症状,其中,判断标准和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如果血红蛋白指标维持在每升九十到一百克的话,属于轻度症状的贫血;如果血红蛋白指标在每升六十到九十克的话,属于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指标在每升三十到六十克的属于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指标小于每升三十克的,属于极重度贫血。
在血常规检查过程中,最能有效反映人体铁元素储存情况的就是血清铁蛋白,当血清铁蛋白小于每升二十毫克的话,就说明体内骨髓造血供铁不足,直接影响到红细胞的生成情况。
3.孕期贫血会有哪些表现?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如果在怀孕期间出现贫血的话,孕妇会出现明显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身体容易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但是轻度贫血的孕妇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身体异样,但也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孕期贫血作为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最先造成的就是身体缺氧,从而间接性地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如果体内血红蛋白含量长期过低,或者是低于每升七十克以上的话,会对心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比如心脏肥大或者是心脏扩大等。而且孕妇贫血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甚至出现早产、流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且危害不可估量。
4.怎样有效预防孕期贫血?
(一)保障孕期营养均衡
科学合理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保障饮食安全和营养充足,另外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不可挑食,保证营养素吸收充足。多吃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制品、米、水果蔬菜等,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酸性食物,这样会促进身体对铁的吸收。饮食均衡且全面,能有效降低贫血发生概率,同时也是预防贫血的关键措施之一。
(二)适当锻炼,补充维生素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比如散步、瑜伽等,锻炼时长可以控制在每天二十分钟左右。长期锻炼会强化骨骼的造血功能,提高血细胞的生产量,满足身体消耗需求度,也能有效地预防贫血。然后就是要及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不仅可以促进铁吸收,同时还有助于制造血红素,因此要保障维生素摄入量充足,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刺梨、鲜枣、猕猴桃、樱桃、柑橘、菠萝、柿子、草莓等。
结语:在怀孕前,一定要做好各项检查工作,特别是产前和孕期间的系统检查,相关检查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补铁措施纠正贫血,积极预防孕期贫血的发生,保障自身健康,确保胎儿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