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超全解读告诉你,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2023-08-16 10:53:58
作者:王保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狮子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血常规作为临床上一项很重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对很多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很多人对血常规检查不陌生,但是为什么要做血常规,血常规报告上的数字、符号都是什么意思就不太了解了。本文就从血常规的各个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全面解读血常规。

一、血常规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因为感冒、发烧或者其他症状去医院就诊时,最先做的检查应该都是血常规,其中几项最重要的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常规的化验报告单上也会有关于这几项数据的不同数值和箭头,患者和医生可以重点参考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其次看淋巴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其他指标若单独异常并没有太多参考意义。

二、血常规的数值反应

1.白细胞

白细胞作为负责全身免疫防御的卫士,主要作用是围剿、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负责消灭体内病毒、细菌以及肿瘤细胞。如果体内白细胞升高,说明受检者存在免疫力下降的问题,症状表现有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体内白细胞减少,说明体内存在一定的感染,包括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2.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

(1)红细胞计数是指受检者体内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主要体现体内累及红细胞系统是否有症状。红细胞计数增高时,受检者可能出现心脏病,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高山居民,新生儿可见生理性增高等疾病。红细胞计数减少时,就是人们常说的贫血。可能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还包括一些感染问题,例如肾病,肝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产后、术后引起的大量失血,重症寄生虫病等;高龄受检者还可能是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引起的。

(2)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与进入人体的氧结合后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临床意义和红细胞计数非常相似,但对受检者是否贫血有着更准确的反应,血红蛋白浓度出现异常,受检者会出现头晕、心慌、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血小板

血液中的血小板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如果人体出现伤口时,血小板会在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数值偏低说明可能存在出血且凝血功能不好的风险,受检者表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数值增多可能存在血栓风险,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中性细胞比例

受检者如果有感冒、发烧症状,血常规报告中性细胞比例偏高,说明细菌性感染可能性较大。医生会根据化验结果精准的诊疗和用药。尤其是在使用抗生素时只针对细菌性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染没有作用的,因此部分患者感冒、发烧就服用抗生素属于无效服药。

4.淋巴细胞比例

受检者如果有感冒、发烧症状时,检测出淋巴细胞比例偏高,说明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医生会开具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三、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杜绝交叉感染

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血常规检查是都采用的是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微量采血吸管,完全杜绝受检者之间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无需担心。采血医生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轻扎手指,再采血吸管将被检者的血液标本放置在真空采血管内,再放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常30分钟左右即可出检验结果。

2.注意事项

血常规数值通常只在48小时内有效,部分患者认为几天前才做了就无需再做,其实血液会随着身体情况有明显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和生理状态下不可能完全一样。进行血常规检查前无需禁食禁水,只要少吸烟酗酒即可。检查前要与治疗医生沟通近期服用的药物,遵医嘱决定是否需要停用药物。检查时无需紧张,放松心情,如儿童不配合可采用看动画片等方式干扰注意力,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影响检查结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