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有哪些常见的后遗症?
脑梗后遗症因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视觉异常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1、感觉运动障碍主要是存在肢体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也是造成患者日常功能障碍,致残最主要的功能障碍。少数病人还会出现瘫痪肢体的疼痛和肿胀,给病人带来明显痛苦。
2、语言障碍包括失语及构语困难、语言障碍、构音障碍等,构音障碍往往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表现。
3、视觉异常是指偏盲,外眼肌麻痹导致的复视,眼球震颤等。
4、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甚至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者最终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一般来说,脑梗后遗症康复最佳时间1-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6个月以内是康复的最佳恢复期,脑梗后遗症患者越早接受调理,恢复越好。
脑梗后遗症如何康复训?
1.按摩和被动锻炼
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导致肌肉长时间得不到活动,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会造成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为了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的僵硬,要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要做胳膊的弯曲、腿部的弯曲、手指的弯曲等动作。当患者稍微能活动时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坐在凳子上弯曲膝盖、踢踢腿、扶着东西站立,这样可以防止心血管机能的减退。
2.语言的训练 有一些严重的患者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面部的神经和肌肉,这样也就会影响语言功能障碍问题,此时进行口腔操或者是相应的语言训练,才能够逐步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教患者如何撅嘴、龇牙、鼓腮、叩齿等,教患者学习发音,当准确之后再慢慢的加深难度,可以使用图画、实物来强化患者的记忆,尽量要求患者大声的读,这样能够刺激记忆力。
3.做上肢锻炼
脑梗死的患者后遗症最为严重的也就是偏瘫,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也就需要适当的进行上肢锻炼,偏瘫发作的时候一般是半侧肢体出现的瘫痪,当患者可以控制身体平衡时,可以多做一些扶着东西站立的活动、身体要向两侧进行活动、下蹲,或者是使用上肢来进行抬高或者拉取物品,也可以做原地踏步,轮流着把两个腿抬起来,扶着床沿左右的移动或者在家人的搀扶下拿个拐杖往前行走。
4.做下肢的锻炼
出现后遗症的患者进行下肢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下肢训练决定了患者能否自行行走,当患者能够自行走路时要把腿部抬高,做胯部的动作,逐渐的跨过门槛,也可以尝试着在斜坡上走路、上下楼梯等,逐渐的加长运动的距离,下肢恢复比较好的患者可以进行小距离的跑步,这些动作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自理能力。
5.心理护理
患上后遗症的患者心理方面都会有巨大的压力,因为自己已经基本失去了活动能力,此时除了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之外,还需要更患者多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在患者进行康复期间也要多对患者进行鼓励,这样才能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脑梗塞后遗症是非常严重的,有的时候甚至会使患者完全瘫痪,所以不要长期的卧床,适当地锻炼,有利于机体机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服药,预防脑梗的复发,患者一旦发现有了轻度脑梗塞的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远离不必要的危害,科学的护理对脑梗后遗症患者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及家属应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