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2023-08-04 17:25:46
作者:于娟萍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介入室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血管急性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必须及时进行治疗。现在临床多采用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良好的改善预后。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及术中护理。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脉血栓阻塞引起的,需要尽快开通梗死的动脉,确保心肌恢复有效灌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心功能,提高预后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闭塞时间超过20分钟心肌开始坏死,若闭塞时间超过6小时大部分心肌坏死,治疗的重点是尽快开通梗死血管。目前临床多采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PCI),可降低死亡率,减少颅内出血,降低动脉再阻塞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尽快安全运送到导管室,要求患者球囊扩张时间需要在90分钟以内。①院外已经确诊患者属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时通知介入医生准备启动导管室,患者直接送入导管室紧急处理。②若在院外已经确定患者属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但不能立即送到导管室,可及时进行吸氧治疗,开放静脉通道,监测血压与心电,导管室准备好快速开展冠脉造影检查。③若患者未确诊急性心肌梗死,首诊医生应在入院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检查。确诊后即刻开放静脉通道,吸氧治疗,采取急诊PCI治疗。导管室在30分钟内准确一切,开展导管室处理。

介入治疗需要拥有专业的设备,一组专业且具备较强知识储备、高超的技术与高尚道德的医护团队。这样可以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快速处理各种紧急问题,介入医生24小时随时可以手术,导管室应全天开放,随时做好急诊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建立有效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规范路径。

二、手术中护理

1、导管室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预测手术不良事件,做好抢救准备。若发生异常问题,配合好医生抢救生命。准备齐全手术需要的器械、药品与物品,保证所有器械可正常使用,药品有效且在效期内,准备好紧急抢救的药品,便于急救时使用。

2、患者在心电监护下,安全送入导管室,采取鼻导管吸氧,使用套管针至少应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提高心肌供血情况。患者第一次到导管室,对环境非常陌生,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感,加重心脏负担,也会影响手术的开展。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亲切温和地与患者沟通,告知手术治疗方法与治疗目的,介绍导管室,增强安全感,安慰患者,增强信心,勇敢接受手术,面对疾病。

3、细心观察病情。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全程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动脉内压力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率和节律变化,观察神情与面色变化等,时刻保持静脉通道通畅,细心观察的同时还要多询问患者的感受等,如果发生心前区疼痛,要用温和的语言关心安慰患者,让其一定要保持放松,同时静脉给药,遵医嘱使用吗啡缓解疼痛,注意使用吗啡后患者容易出现呕吐等症状,要及时使用止吐药。导管室患者要特别注意,患者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时可能会发生再灌注心律不失常,进行右冠状动脉介入操作中必须密切监测心电变化,有无发生心动过缓或室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的改变。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告知医生对症治疗,做好配合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或血压降低时,可立即静脉使用阿托品、多巴胺等,必要时应用临时起搏器,若患者心功能良好者可加速补液处理,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顺利度过危险期。

4、协助医生评估不良风险,特别是造影剂的影响,老年女性患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低体重者,要适量减少造影剂使用量,可使用低渗造影剂。评估患者的循环血量,很多患者会因为疼痛而出汗较多,或是呕吐等使有效循环的血量减少,再加上造影剂渗透利尿效应,加剧了低循环血量,容易影响肾功能。手术前应叮嘱患者适量喝水,尽早采取静脉补液补充水分,细心观察排尿量,保证患者的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