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避免“负重”前行?
2023-08-18 16:32:52
作者:盛彩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古有“环肥”之美,“胖人三分财,不富也镇宅”,“衣带渐宽终不悔”,现如今很多人可能都体会不到这种感觉了,人们的衣服在不断缩小,腰带在逐渐增长。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全球肥胖患病人数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成人肥胖人数达6.5亿,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1997年WHO将肥胖首次定义为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问题。

一、肥胖的危害

肥胖是“万病之源”,不仅影响美观,它还与200多种并发症相关。不仅是直接导致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睡眠障碍,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死亡。还会引起肿瘤、痛风、血栓形成、哮喘、胆结石、脂肪肝病、不孕不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形成。

二、如何评估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

超重和肥胖就是健康受损的脂肪组织过度堆积。最方便、最常用的评估方法为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2(m2)。我国体重指数的判断标准,≤18.5kg/m2为体重过低,18.6~23.9kg/m2为正常体重,24.0~27.9kg/m2为超重,≥28.0kg/m2为肥胖。当小儿体重高于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小儿标准的20%为儿童肥胖。

内脏脂肪的过度堆积则形成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俗话说,腰围越大,寿命越短。其中以测量腰围最为常用、最简便。判定标准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腰围的正确测量方法:自然站立,平静呼吸,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的腹部周径,将软尺紧贴皮肤沿水平方向绕腹一周,就是我们的腰围了。

三、如何避免“负重”前行?

错误的观念放任体重自由增长,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必须采取积极干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所有肥胖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应该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营养干预、运动干预及改善体质。

(一)营养干预

营养干预是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首先要在饮食上注意控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节食意识,每餐不过饱,不暴饮暴食,不吃高脂肪、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个性化管理方案中,多种膳食干预方法对控制热能均有效果,包括限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间歇性禁食、营养代餐和低/极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等。

1.限能量平衡膳食: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500~1000千卡(男性1200~1400千卡/天,女性1000~1200千卡/天),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25%~30%。

2.高蛋白膳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20%或1.5克/(千克/天),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或>2克/(千克/天)。

3.间歇性禁食包括隔日禁食、周期性禁食和限时饮食。(1)隔日禁食,即每隔一日完全禁食。分为完全性禁食和改良禁食。改良禁食方案更加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禁食时间一般在30小时和40小时之间,禁食日摄入的热量控制在平日的25%以内。(2)周期性禁食,即每周禁食1~2天;禁食日限制能量摄入在平日的20%~25%水平,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摄食。其中5∶2间歇性禁食是最经典的方案,即一周内5天可以自由摄食,连续或非连续的2天内摄入的热量仅占正常所需的1/4~1/3。无需长时间禁食,即使在禁食日也可少量摄入食物,允许可以灵活选择禁食时间,对日常工作及生活的影响较小。(3)限时饮食,即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段内摄入食物。要求每日须在规定的时间窗(6~8小时)内摄入食物,其余时间不再摄入任何食物(饮水不限)。仅限制摄食的时间,但不限制食物的种类和热量。

4.营养代餐:以多维营养素粉或能量棒等非正常的餐饮形式代替一餐的膳食。

5.低或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摄入量相对增加,限制或不限制总能量摄入。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要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20%。其中生酮饮食就是极特殊类型。要求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密切关注血酮体、肝肾功能、身体成分、血脂水平变化。

(二)运动干预

体育运动应与营养干预相结合,注意运动个性化和循序渐进原则。通过低热量饮食后,保持每周200~300分钟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达到每天减少500~750千卡总能量的目标。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为主,还可以通过变换运动方式或采用高强度间歇运动,提高运动效果。运动时建议使用可穿戴设备,如计步器、运动手环等,有助于提升运动的积极性。应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例如减去基础体重的5%、7%、15%等)。可先制订半年体重管理计划,通过6个月的强化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达到体重减轻目标后,应进一步制订长期(至少1年)的综合减重维持计划,其间至少每个月至代谢门诊由医师或营养师评估1次。作为个体,应养成自我监测体重并记录的好习惯,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仅奥利司他获批为非处方药,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肥胖治疗的处方药,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二甲双胍等。

(四)手术治疗

经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重症肥胖患者,或伴有肥胖相关并发症时,推荐手术治疗。需经过全面评估后手术,术后需坚持长期随访,继续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管理,达到长期的维持效果。

肥胖是“万病之源”,已成为一种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全人类问题,应受到全人类的关注。作为个体,我们应定期监测体质量的变化,预防体质量增长过多过快,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之一。总之,增强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避免“负重”前行,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