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发生在新生儿时期,因为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上升,出现了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大概有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的2至5天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个现象也比较常见。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病理两种,足月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最多两周就会消退,早产儿可能3至4周消退,而出现病理性黄疸就需要及时就诊,并且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
1.多次母乳喂养
每天频繁进行母乳喂养,这样可以确保每次的奶量足够,并且可以有效控制婴儿的胆红素,使其处于较低的水平。母乳喂养不需要额外给宝宝喂糖水或者白开水,这些都会增加婴儿胃容量,从而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量,会对其正常菌群产生影响。
2.促进排便
保持新生儿大便通畅,这样可以有效将胆红素排出体外,使黄疸逐渐变浅,缩短其持续时间。如果新生儿有便秘的情况,或者是大便排出延迟,也会对其黄疸消退时间产生影响。同时,促进新生儿排小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一天会有6至8次小便,若小便次数过少,也会影响胆黄素的排泄。
3.蓝光照射
当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就应进行蓝光照射,脱光婴儿的衣服,将其放在有特殊光线的箱子里照射。照射期间,需要保护好婴儿的眼睛。蓝光照射对于新生儿的副作用一般是皮疹、腹泻,不过症状不严重。
新生儿黄疸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黄疸部位、颜色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位置以及具体程度,若只有面部、颈部、四肢、躯干近端,不过膝、不过肘,并且宝宝吃奶正常,情况良好,这种情况一般是生理性黄疸。若宝宝四肢、手足心也有黄疸,说明是重度黄染现象,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
2.注意观察宝宝大便颜色
正常的新生儿,其胎便颜色为墨绿色,在2到3天之后会慢慢变成黄色,如果宝宝大便不畅,并且颜色逐渐变白、变淡,或者出现陶土色,就需要及时就医,警惕肝脏胆道疾病。
3.注意观察宝宝反应
当发现宝宝身上越来越黄,并且精神状态不太好,也没有什么胃口,应及时就医。
4.注意观察黄疸的时间
注意观察宝宝身上黄疸持续的时间,如果超出正常黄疸周期,就需要及时就医。
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现象,而黄疸分为生理、病理两种,生理性黄疸隔段时间会自然消失,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进行治疗,所以,观察新生儿黄疸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颜色、大便颜色,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状态,留意宝宝黄疸的时间,并勤喂母乳,保证新生儿大小便顺畅,做好护理。一旦发现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