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治疗青光眼有”法宝“
2023-06-02 09:59:21
作者:罗建平
作者单位: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眼病,主要表现为眼球内压力升高,视神经受到压迫而逐渐丧失,视野变窄甚至消失。青光眼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青光眼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遗传、年龄、性别、种族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眼内病变如白内障、葡萄膜炎等导致房角关闭而引起的。中医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病人的体质和临床表现,选用对症或有辅助作用的中药。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关于开角型青光眼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青光眼的危害

青光眼的症状是眼胀痛、头痛、视力下降,严重者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青光眼对视力的危害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视功能将逐渐损害,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青光眼早期,对视力影响不大;中期,视功能损害加重;晚期,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最后失明。青光眼的危害主要是损害视神经,而视神经是一条非常脆弱的神经纤维,一旦被破坏,恢复的可能性不大。青光眼如果长期控制不佳,视野会逐渐缩小。青光眼的危害还表现在可以导致失明,并可造成不可逆性的视神经损害。

二、青光眼的中医治疗方式

(一)滋补肝肾

治则:补益肝肾,清热明目。方药;枸祀子10克,菟丝子10克,山茱萸10克,何首乌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枸杞子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川芎6克。加减:视物模糊加菟丝子、枸杞子;视物昏花加何首乌、当归、白芍;视物痛重加川芎、红花;头痛加天麻、钩藤;视物眩晕加天麻、钩藤。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口服六味地黄九或杞菊地黄九2个月。说明:六味地黄丸为八味补肾中成药之一。《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滋肾水之功”。中医认为:青光眼属肝肾阴虚引起者,与眼内血管充血有关。因此肝肾阴虚是其基本病机。六味地黄九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本方由枸杞子、菟丝子、何首乌、地黄、山药等组成,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二)活血化瘀

治则与方药:活血化瘀,清热降逆。方药:青黛散加减:桃仁12克,红花9克,桃仁、红花、当归各10克,赤芍、牛膝各15克,川芎、柴胡、青皮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青眼可加石决明、菊花;视力减退较甚,可加当归12克、枸杞子15克;头痛较重者,可加川芎10克;恶心呕吐较重者可加白芍20克;大便干结者可加火麻仁15克;腹账较重者可加厚朴10克。用水煎服或入丸散内服。

(三)祛湿化痰

湿痰为病,多由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湿热内生,蕴积于肝肾,或脾失健运,水湿停滞,流注经络脉络,从而导致眼压升高。治疗以祛湿化浊为主。常用方剂为二陈汤加减。常用药物:半夏、茯苓、陈皮、竹茹、白术、白芍等。如属湿热内蕴者,加车前子、草决明以清热利湿;如属肝胆湿热者加龙胆草、栀子等清热利湿;如属血瘀者,加当归、桃仁等活血化瘀;如属肝郁化火者,加菊花、牛膝等疏肝明目;如属肝肾阴虚者,加龟板、枸杞子等滋阴养血;如属痰瘀阻络者,加瓜萎皮、桃仁等破血行瘀。中医认为青光眼是一种“闭症”,其形成是由于肝肾阴虚及肝风内动而导致脉络瘀阻。所以在治疗上要采用疏肝养肝的方法,在基础上进行滋阴降火和补肝益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枸杞子、菊花、决明子等。同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具有调节情志作用的中药。

青光眼发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压和视力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防止病情加重。青光眼患者还应避免长期过度用眼;如看电视、玩电脑等;保持心情舒畅;紧张、激动、愤怒等情绪都会使眼内压波动;注意睡眠;睡眠不安或失眠都会使眼压升高,加重病情。另外,患者应多吃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油菜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