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患者康复成功率越来越高,所以重症患者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重症顾名思义,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恶变非常快,各器官功能不断减退或出现衰竭,随时会失去生命,这类患者称为危重患者。这类患者急性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医护人员要及时准确监测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并有效处理,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进行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认识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全面的康复计划,目的上可以达到身体最大程度的恢复,或减轻残疾程度,预防不良问题的发生。康复护理是康复工作中重要的部分,它除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内容外,通过心肺康复、吞咽康复、心理护理、运动康复等各种专科护理技术,达到自我护理,使患者残余机能得到提高或恢复。
重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1.观察病情的变化。对重症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检查各管路是否通畅且固定是否妥善,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期翻身拍背,做好皮肤管理。护理的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寻找病因并积极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做好预见性的判断,减少潜在问题的发生。
2.心肺康复护理。重症患者卧床治疗时间比较长,会降低患者的心肺功能,引发坠积性肺炎、咳嗽无力等问题,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激活呼吸肌,恢复患者良好的呼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根据心电监护上呈现的血压与心率变化,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适量将床头摇高,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呼吸模式及利用手法引导及诱发膈肌的主动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胸廓活动幅度,而且有助于膈肌下沉,减小胸内压,同时也降低了腹内压,从而加强了咳嗽排痰能力,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3.运动康复护理。重症患者几乎都需要长期卧床,处于昏迷状态,长期制动必然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褥疮、关节孪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等,因此,做好患者的运动康复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体位摆放不仅可预防压疮的发生,增加感觉的输入,还能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每天应对每个关节进行被动活动的训练,有效预防关节僵硬及关节孪缩等,尤其是踝关节(足内翻、足下垂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深呼吸配合踝关节运动还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重症患者发生废用性肌萎缩非常常见,可使用Rood技术,对肢体进行拍打,挤压关节,增加感觉刺激,诱发腱反射促使肌肉收缩及肌张力的恢复。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可行功率自行车训练。
4.吞咽康复护理。重症患者大都是意识不清状态,不能自己进食,导致营养不足,通常采取鼻饲管进食,应尽早开始吞咽功能的训练,方法有很多:按摩软腭及脸颊内侧,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积极进行口腔、咽部及舌的功能训练;使用冰冻的棉棒刺激咽部,诱发吞咽运动;摄食直接训练,如空吞咽、侧方吞咽、点头吞咽等。通过训练仍然不能恢复的患者可采用间歇性鼻饲技术(IOE)效果很好。它是指将胃管经口或鼻插入胃内或食管,进行管饲注食,注食完毕即拔除胃管的技术。它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
5.心理护理。护士要时刻保持平和、温柔、宽容与诚恳的态度,多用语言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康复护理操作前需做好解释,操作娴熟认真,增进与患者间的信任感,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提高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