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种类型。急性腹泻的起病较急且周期较短,主要由食物中毒或肠道感染所导致。而慢性腹泻指的是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4周左右的复发性腹泻,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一些存在消化道肿瘤的患者也会有慢性腹泻的可能性。由于腹痛、腹泻,人体失去水分,血液容量急剧下降,人体开始因为心脏注入血量减少而出现乏力状态。此时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形成血栓和冠状动脉血管堵塞等问题。大量出汗后引起的电解质紊乱,也会诱发比较严重的心血管恶性事件。长期处于腹泻状态下的人群会因为胃肠道营养吸收发生障碍,导致能量供给不足,长期头晕眼花,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另外,由于腹泻时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肝糖原变少,难以维持血糖稳定,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可能会产生低血糖症状。
如果朋友们在出现腹痛的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或心律不齐等现象,那么要预防腹泻和心肌梗死发作之间的关联性。临床上某些一过性或并不明显的胃肠道症状都有可能是急性和大面积心肌梗死的前期表现之一。对于出现异常状况的患者而言,可进行心电图检查,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人,更要提高警惕性。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老年患者除腹痛、腹泻外,还会有下颌痛或牙痛等问题,但疼痛部位不确切,服用止痛药也无法有效缓解。一些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则会出现神经问题,如肢体瘫痪或意识丧失,脑卒中比较接近的临床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也要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专家提醒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出现轻度腹泻时,应保持休息,注意补充水分,出现严重呕吐或腹泻时,则要到医院积极接受治疗。必要时,家中可准备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心肌缺血。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和其他异常问题时,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家属需就近通知医疗单位或急救中心,同时迅速让患者就地休息,保持精神稳定,含服硝酸甘油或安定片等。如果患者存在严重心律失常甚至是休克问题时,则将患者仰卧于地板上,下颌上抬,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猝死。
最后,在生活当中,我们需控制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素,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戒烟戒酒、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而言,在生活当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或散步等比较温和的有氧运动作为代替方案,不可过分追求训练强度。此外,由于早晨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会引起血压升高,再加上血液浓稠度较高,容易发生栓塞问题,所以晨起后要及时补水释放压力。在出现腹泻后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有冠心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要保持警惕性,在上厕所时要放慢动作,切勿用力排便,影响心脏功能。
广大朋友们在生活当中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过劳,避免由此导致心肌缺血,诱发急性心梗,情绪激动同样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最后,所有朋友们都要注意个人保暖,尤其是在天气变化比较快的时期,要预防寒冷环境引发的血管刺激。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有关腹痛、腹泻和心梗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导致心梗发作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