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在临床上是一种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症候群,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而慢性肾炎则是我国导致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慢性肾炎较为隐匿,如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退,从而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危害。基于此,这篇科普就人体的“隐形杀手”一慢性肾炎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慢性肾炎?为什么说慢性肾炎是人体的“隐形杀手”?
慢性肾炎全称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多见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而随着病情缓慢恶化,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人群最终还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相较于急性肾炎而言,慢性肾炎在病症早期和中期,人体多数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不易被人们所察觉。而当病症被察觉时大多为中后期,在病惰不断恶化的同时,逐渐演变为尿毒症,此时,该病症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而言,往往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对患者本身和家庭而言,无形中形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
二、慢性肾炎早期,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有哪些?
就“隐形杀手”慢性肾炎疾病而言,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早期预防,避免病症拖延导致引发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便需要了解慢性肾炎早期人体的异常表现。虽然慢性肾炎不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当人体出现以下这些“异常信号”时,便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包括排尿次数增加,且出现尿急和尿痛等不适症状,又或是尿中带血、泡沫增多等;其次,还包括像腰腹部异常疼痛但无明显的外伤的状况;眼睑及下肢水肿、检查胃肠功能正常但食欲减退、更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都属于慢性肾炎早期,是由身体各项机能发出的异常信号。而患者在察觉自身身体有以上异常症状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慢性肾炎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导致出现慢性肾炎的继发因素较多,像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常见的是原发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由此可以看出,慢性肾炎既可以是继发性的原因,也可以是原发性的原因,当然还有一部分属于先天遗传。临床上发现慢性肾炎,就需要筛查继发性因素以及遗传因素,除外此两大因素以后,才可以诊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四、慢性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虽然说慢性肾炎病症早期病症相对隐匿,但是通过定期体检做好尿常规、血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能够及时了解到自身的健康状况。其中,尿常规检查属于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通过观察是不是有血尿、蛋白尿以及白细胞增高的情况等,看看是否有低比重尿,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早期慢性肾炎进行诊断。与此同时,通过血生化检查,了解肌酐、尿素氮是否有明显增高的情况,能够直接反应患者肾功能是否已经受到了明显影响。除此之外,慢性肾炎还会影响到人体的水电解质紊乱,因此,通过观察是不是有高钾、酸中毒,同时是不是伴有低钠血症,便能够更好地对慢性肾炎进行检查。最后,以CT、B超以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了解患者肾脏形态学是否存在异常,从而以不同的检查手段,对患者的慢性肾炎病症程度进行初步判断,能够更好地在病症早期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避免慢性肾炎长期拖延,导致病情不断恶化,给患者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综上所述,这篇科普针对慢性肾炎这一隐匿性疾病,在病症早期和中期难以被察觉,往往随着病情的恶化,导致肾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通过了解该病症早期的身体预警,并做好定期体检,包括尿常规、血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以此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能够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