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也被称作复脉汤、甘草汤,原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使用炙甘草汤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在后世医家不断发展下,该方药应用愈加广泛,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因为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密、疗效确切,已成为临床常用方剂,主治气血虚弱、心失所养,因此在心脏疾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那么炙甘草汤能够用于哪些心脏疾病的治疗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炙甘草汤的配伍
炙甘草汤主要由9味药组成,但是如果自己熬制还可以加一味清酒,共10味药。其中桂枝、生姜、人参、炙甘草及清酒具有通阳益气的功效,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大枣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针对这一配伍组合,张仲景归纳了阴药和阳药的辩证关系,“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炙甘草汤阴药和阳药的关系主要以滋补阴血为主,以通阳益气为辅。二者关系密切且主次分明。
炙甘草为方中主要药物,大凡历代名方,如果用药名命名方剂,该药通常为君药。中医认为,炙甘草甘温,专主培土,脾土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自然可以生化出更多的气血。甘草可温通阳气,畅行经脉而复脉,又能够益气温阳进而化生阴血以养心止动悸,方中生地性寒,具有滋阴凉血、通血脉的功效,人参和大枣益心、补脾气,滋养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和火麻仁可以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炙甘草汤还可以使用清酒,而中成药炙甘草合剂中并没有这味药,如果自己煎汤服用,可以将药材放于水酒各半的溶液中,利用酒的作用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2.炙甘草汤可以帮助治疗哪些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怔忡”等范畴,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当,思虑过度,情志不遂,且受外邪侵扰,病久迁延不愈导致气虚血亏、阴阳失衡、心失所养,该病虚证实证均常见,以虚证为主,也可虚实夹杂。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确切,通常情况下需要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导致血常规异常、肝功能损伤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虚劳”等范畴,病因为正气不足、素体羸弱、外邪侵心导致心的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引发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炙甘草汤通过调和阴阳、宁心复脉以发挥解毒、消炎、抗感染的作用,提高抵抗力。对病毒性心肌炎采用炙甘草汤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属于中医学“怔忡”“水肿”“心悸”等范畴。对病机进行分析,主要为心气虚损、外邪侵袭机体导致气血阻滞、阴阳失调,病理产物对心脉造成阻塞为主要病机。炙甘草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确切,具有滋阴养血、通阳复脉的功效。
窦房结综合征。根据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其属于中医学“心悸”“胸痹”“怔忡”等范畴。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情志不遂、外邪入侵机体等,为本虚标实之证。采用炙甘草汤加减,其中重点使用制附子,遵循回阳固气的原则,其余诸药合用可使阳气充盛、营卫调和、气机通畅。因此炙甘草汤治疗窦房结综合征也具有明显效果。
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病机为气血不足,脏腑营养失衡;心失所养导致心悸心慌;脑失所养导致眩晕多汗;心血不足;痹阻心脉导致面色萎黄、晦滞。采用炙甘草汤治疗,重点使用炙甘草、党参,具有益气补脾的功效,桂枝、干姜具有辛行温通的功效,姜半夏、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白芍、熟地、麦冬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因此对室性早搏采用炙甘草汤治疗效果确切。
另外,用药时应注意,脾胃有湿、中满呕恶患者应谨慎使用。同时甘草不能和海藻、大戟、甘遂等同用。中药的使用需要有专业医师指导,不可自行用药,以防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