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读懂宝宝的健康密语——胎儿超声软指标全解析
2025-04-01 10:43:29
作者:柳元铭
作者单位: 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作为一位产前超声医师,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超声仪器为未出生的小生命进行“体检”,常常有准爸爸和准妈妈问我:“医生,我的宝宝心脏有强光斑,是不能要了吗?”“医生,我的宝宝左侧脑室宽10.2mm,会不会智力有问题?”......,准妈妈们提到的心脏强光斑、轻度侧脑室增宽就是宝宝的“健康密语”——我们称为胎儿超声软指标。我想用这篇文章,与准爸爸和准妈妈们一起来解读这些“密语”吧!

一、什么是胎儿超声软指标?

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唇腭裂、无脑儿、脊柱裂等明显的结构畸形,还可以发现一些非特异性的微小解剖学改变,这些改变被称之为“超声软指标”。这些指标本身不直接代表胎儿有严重问题,但像一个个“小提示”,提醒医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宝宝的健康状况。它们可能是正常发育中的“小插曲”,也可能是某些染色体异常或先天性疾病的线索。

二、常见的超声软指标有哪些?

1. NT增厚:脖子上的“小围巾”

NT(又称为颈项透明层)是孕11+0-13+6周时胎儿颈部后方的一层液体,正常值一般<2.5-3mm。NT增厚可能与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宫内感染等相关。当发现NT增厚时,需结合早唐筛查(血清学检查)或无创DNA(NIPT),必要时进行羊水穿刺确诊,并动态超声随访,孕20周后行系统超声检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如果后继的检查均正常,那大约有95%的概率会生下健康的宝宝。

2.心室强光点(EIF):心脏上的“小星星”

它是胎儿心室内出现的小亮点,可能由心室内乳头肌钙质沉积或心室内腱索局部增粗所致。 亚洲宝宝中约30%会出现。

不合并其他结构畸形或软指标的,称为孤立性心室强回声灶,多为正常变异(如钙盐沉积),大多数会自然消失,无病理意义,无须进一步检查。但若合并其他异常,需警惕染色体问题,应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3. 脉络丛囊肿(CPC):脑袋里的“小水泡”

指的是胎儿脑部脉络丛内的小囊性结构,孕中期较常见,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单纯性囊肿多数在孕晚期消失。若持续存在且合并其他异常,准妈妈需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排查染色体异常。不合并其他异常的,行非整倍体尤其是18-三体综合症的筛查。如果低风险,动态观察就OK了;高风险的话,还是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才放心哦!

4. 轻度肾盂扩张:宝宝的“蓄水池”

肾盂是宝宝尿液暂存处,通常不合并其他异常的轻度肾盂扩张(男宝更常见)是生理性的,估计是宝宝憋尿引起的,孕妈们不用担心,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宝宝。但如果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或超声软指标,则需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少数宝宝肾盂扩张迅速,有可能会发展为不可逆性肾积水,一定要超声动态监测,生后需复查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

5.单脐动脉(SUA):少了一根“营养管”

正常脐带有2条动脉、1条静脉,单脐动脉则只有1条动脉。单纯SUA的宝宝多数健康,但有30%会合并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骨骼系统等畸形。准妈妈们,别担心,咱们产前超声医生可以为您详细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如果排查有其他畸形,还需要寻找优生遗传科医生的帮助,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6.肠管回声增强:肚子里的“白炽灯”

指的是宝宝肠道在超声下显示为明亮区域,但要等于或高于骨骼亮度才有意义。它可能与染色体非整倍体、肠道畸形或宫内感染有关。准妈妈们需动态观察并结合其他指标评估,必要时进行感染筛查(如TORCH)和介入性产前诊断。

7.鼻骨缺失或短小:“透明的”小鼻梁

鼻骨缺失是指胎儿单侧或双侧鼻骨强回声未显示,在孕11周即可以观察。鼻骨短小指单侧或双侧鼻骨长度小于正常同龄胎儿的第2.5百分位数,一般在中孕期测量。鼻骨发育异常合并染色体异常种类较多,尤其是21-三体综合征,但也可见于正常的胎儿。

三、产前超声医生的心里话

准爸爸、准妈妈们,每次在超声屏幕上看到那些软指标时,我都能感受到你们的担忧。但请相信:超声软指标的存在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为了更早地守护生命。作为一名产前超声医生,我见过许多有软指标但出生后健康的宝宝,也遇到过通过早期干预获得良好预后的案例。医学的意义,正是用专业与温情,陪伴每个家庭穿越不确定性,迎接新生命的曙光。

我们,始终与你们同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