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烧烫伤?别怕,我有“凉”方!
2024-09-18 10:42:54
作者:杨红芳1 农永昊2 潘巧2 田景涛2
作者单位: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2.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
烧烫伤,这个潜伏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恶魔”,你真的了解它吗?简单来说,它就是当你的皮肤或其他组织,不小心和那些热得发烫的“家伙”亲密接触后发生的小灾难。想象一下,滚烫的汤和水、沸腾的热油、高温的蒸气、熊熊的火焰、高温下融化的金属、危险的化学物质……这些东西的温度通常远高于人体正常承受范围,一旦碰上,烧烫伤这个“小恶魔”就可能找上门来啦!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热力小恶魔”,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吧!

如何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呢?

烧烫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接触热源的温度,温度越高,伤势越严重;其次是接触的时间,时间越长,受损的组织就越多,伤势也越重;最后是接触的部位,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血管分布等都有所不同,同样条件下的烧烫伤,在不同部位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呢?首先,当我们接触到热源,如果接触部位的皮肤仅出现局部的干燥、轻微红肿及灼痛感,而并未出现水疱,那么此时可以判断为Ⅰ度烧伤。

如果受伤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达到II度烧伤,损伤的皮肤上便会出现更明显的红肿,并出现水疱,疼痛感也会更剧烈。一旦水疱破裂,还会有液体从中流出。

当伤势再进一步危害到皮肤的深层,我们的皮肤可能会发黄、发黑,且不会出现水疱。更严重的是,在受损部位疼痛感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可能达到了Ⅲ度烧伤,这意味着损伤已经深入到了皮肤的全层,甚至可能波及到皮下的肌肉、骨骼等组织,需要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的处理和治疗。

如何正确处理烧烫伤?

烧烫伤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的严重损害,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脏器反应和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烧烫伤呢?其实,只需记住“冲、脱、泡、盖、送”这五个关键步骤。

首先“冲”:在被烧烫伤之后,应尽快用缓和、流动的冷水冲洗受伤部位,坚持20-30分钟。这有助于减轻水肿、缓解疼痛。

其次“脱”:在清水冲洗后,如果衣物与伤口粘连,可以在冲洗时小心地将衣服脱下。必要时,可以使用剪刀剪开,以防止其与创面黏连。但要注意,不要弄破水疱,以免引发感染。

接着“泡”:用冷水浸泡创面约30分钟,这样可以保护创面、减轻疼痛,并减少渗出物。

然后“盖”: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处。如果伤处出现水疱,不要戳破,也不要撕扯其表面的皮肤。同时,避免在创面涂抹任何物质,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最后“送”: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应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以防止伤口感染、病情恶化。

常见误区有哪些呢?

1.挑破水疱:在受到烧烫伤时,水疱实际上能够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如果挑破,会增加感染风险。

2.直接冰敷:直接冰敷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组织损伤。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以降低温度并减轻伤势。

3.涂抹非专业物质:有些患者可能会涂抹牙膏、黄油、酱油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无法帮助伤口愈合,还可能引发感染或加重伤势。建议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尽快就医。

4.撕扯衣物:如果受伤部位有衣物粘连,应该小心剪开,避免强行撕扯而加重损伤。

5.预防低体温:对于大面积烧烫伤的患者,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可能会导致低体温,进而引发生命危险。因此,在处理大面积烧烫伤时,务必注意体温的监测和维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烧烫伤的意外,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若家长稍有疏忽,他们更容易受到烧烫伤的伤害。因此,预防同样至关重要。为了有效降低烧烫伤的发生风险,我们应定期进行家庭安全检查,细心排查家中隐藏的“火种”!老化的煤气灶、松动或破旧的电器设备及插座接头等,这些都是可能引发烧烫伤的“嫌疑犯”。守护家人安全,从每一次细致的检查开始,就让我们成为家庭安全的守护者,让家成为最安全的港湾!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