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微创手术,精准拆弹
2025-03-04 15:51:52
作者:何国磊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想象一下,你的大脑是一座繁忙的城市,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如同市民,日夜不停地传递着信息,维持着城市的运转。而血管,则是这座城市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为每一个角落输送着氧气和养分。然而,在这看似井然有序的系统中,却可能潜伏着致命的威胁——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就像血管壁上薄弱处鼓起的“小泡”。它们悄无声息地生长,没有任何症状,却随时可能破裂,如同城市地下埋藏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爆炸,便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甚至死亡。面对如此凶险的疾病,人们并非束手无策。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一种名为“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微创手术应运而生,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拆弹专家”,能够精准定位,巧妙拆除这些隐藏在脑内的“炸弹”,守护着大脑这座“城市”的安全。

一、颅内动脉瘤:隐藏在脑内的“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顾名思义,就是脑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它们就像血管壁上吹起的气球,随着血流的冲击,随时可能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成因复杂,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动脉硬化、感染、外伤等因素有关。

颅内动脉瘤的危害不容小觑。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没有破裂,颅内动脉瘤也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头痛、视力障碍、癫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血管内介入治疗:微创手术,精准拆弹

面对颅内动脉瘤这一“不定时炸弹”,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防止其破裂出血。然而,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患者恢复时间长。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无需开颅,只需在患者大腿根部进行穿刺,将导管导丝等器械送入颅内动脉瘤内,然后使用弹簧圈、支架等材料栓塞动脉瘤,防止其破裂出血。

与开颅手术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1.创伤较小:无需开颅,仅需穿刺股动脉,创伤较小,恢复快。

2.安全性高:手术在血管内进行,避免了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3.疗效确切:栓塞材料可以完全填塞动脉瘤,防止其破裂出血。

4.并发症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三、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过程

血管内介入治疗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过程大致如下:

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信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2.手术过程: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将导管导丝等器械送入颅内动脉瘤内。然后,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进行栓塞。

3.术后护理: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

四、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血管内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颅内动脉瘤患者。一般来说,以下情况适合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1.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手术难以到达部位的动脉瘤。

2.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耐受手术。

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1)患者对造影剂或栓塞材料过敏。

(2)患者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3)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

五、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优势与局限

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然而,血管内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1.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2.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3.费用相对较高。

六、未来展望:更精准、更智能的介入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内介入治疗也在不断发展。新型栓塞材料、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将使血管内介入治疗更加精准、智能、安全、有效。未来,血管内介入治疗将朝着更微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更多颅内动脉瘤患者带来福音。

结语

颅内动脉瘤虽然凶险,但并非不可战胜。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内介入治疗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