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睡眠与糖尿病:改善睡眠助力血糖控制
2025-04-09 00:00:00
作者:周燕
作者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问题愈发普遍,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睡眠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稳定血糖水平至关重要,改善睡眠质量甚至可以成为糖尿病管理的有效辅助手段。

睡眠对血糖调节的重要作用激素调节平衡:睡眠过程中,身体的激素分泌处于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夜间胰岛素的分泌相对稳定,它能够促使细胞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升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也受到睡眠的调节,避免血糖过度升高。然而,当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时,激素分泌失衡。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下降,血糖无法正常被利用,导致血糖升高。与此同时,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推动血糖上升,打破了原本稳定的血糖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调节:睡眠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影响着血糖。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睡眠期间协同工作,维持身体的生理平衡。副交感神经在睡眠时相对活跃,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等,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血糖的平稳上升。而交感神经在睡眠不足时过度兴奋,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的生成和释放,干扰血糖的正常调节。

睡眠问题对糖尿病的影响血糖波动增大: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增加。夜间睡眠不足会导致清晨空腹血糖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黎明现象”。此外,白天的血糖也难以稳定控制,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的风险。频繁的血糖波动不仅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还会对眼睛、肾脏、神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加重:睡眠问题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促使体内炎症因子释放增加,这些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进一步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加重胰岛素抵抗。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就存在胰岛素抵抗问题,睡眠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使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对于尚未患糖尿病的人群,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也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睡眠问题会扰乱身体的代谢和激素平衡,逐渐影响血糖调节功能,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每晚睡眠时间少于 6 小时的人群,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比睡眠充足者高出约 2 倍。

改善睡眠助力血糖控制的方法睡前避免刺激:睡前 1 - 2 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此外,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以及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兴奋的活动。可以在睡前半小时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冥想、深呼吸、泡热水澡等,帮助身体和大脑放松,为睡眠做好准备。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运动时间。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缓解压力,从而改善睡眠。例如,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间接助力血糖控制。

心理调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血糖。学会通过各种方式调节心理状态,如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进行心理咨询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改善睡眠,稳定血糖。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严重睡眠问题的患者,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或心理治疗来改善睡眠。

睡眠与糖尿病相互影响,改善睡眠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调节心理状态等多方面措施,糖尿病患者能够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享受健康生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