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到底代表什么呢?本文简单向大家介绍尿液检查能查出什么,告诉大家做尿常规之前需要注意什么,帮助大家了解化验单中阴性、阳性及“+”“-”等符号的含义,使大家对尿常规检查具备相应的认识和了解。
尿液检查能查出什么
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物理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 3 个部分。其中,物理检查主要涉及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等;化学检查包含尿糖、尿胆红素、蛋白质、酮体等;显微镜检查涉及红细胞、白细胞、结晶、上皮细胞等。一般情况下,尿液检查能够查出以下内容:
1. 颜色
健康人群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或者橘黄色,而对于患病人群来说,其尿液颜色会发生改变,呈红色,甚至出现血尿。泌尿道结石、泌尿道炎症等都可能引起血尿。
2. 尿糖
尿糖即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健康人群尿液内所含的葡萄糖非常少,无法通过尿常规检查查出来。倘若尿糖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大概率是患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了尿糖检查结果显示阳性之外,还会有饮水量增多、嘴巴干、小便频繁等症状。
3. 尿蛋白
正常情况下,肾脏会阻止大分子蛋白排出体外,也能对小分子蛋白进行重新吸收。因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其每天经尿液排出的蛋白质非常少,常规尿检不能够检测到。倘若尿蛋白显示阳性,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脏疾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4. 尿白细胞
之所以进行尿白细胞检测,是为了确定患者是否出现泌尿道感染。如果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增多,可能与泌尿道感染有关,一些患者还可能合并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就诊。
5. 尿红细胞
这里涉及一个“镜下血尿”的概念。高倍镜下红细胞数量在 3 个以上但尿液不显示血色,即为镜下血尿。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隐血阳性和尿红细胞数量增多,无须紧张,这可能是标本留取错误、误差等原因造成的,可进行复查,得出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做尿常规前要注意什么
1. 保持尿道口、外阴部位清洁,以免尿液标本受到污染。
2. 确保尿液、标本容器清洁,切勿被其他物品污染。
3. 留取小便之前,千万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对尿液成分产生影响,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4. 尿液标本留取过程中,为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尽量选择中段尿。
5. 女性切勿在经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建议月经彻底干净 1 周后进行尿常规检查。
“阴性 / 阳性”“+/-”的含义
液干化学分析仪应用普遍。以试纸条浸润尿液,使尿液内的化学成分与试纸条上的模块相互作用,进在尿液化学检测中,尿液多联模块试纸条、尿行化学反应,改变模块颜色。通常情况下,颜色改变越明显,提示尿液内某种成分浓度越高。完成上述操作之后,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多联试纸条进行判读,会出现“阴性”“阳性”“+”“++++”四种结果。“阳性”“+”代表尿液中有某种成分,“+”数量越多说明某种成分含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