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一台手术让七旬老人摆脱“行走困境”
2025-04-30 16:11:54
作者:王瑜婷 肖国东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
当71岁的王奶奶(化名)在颈胸支具保护下,稳稳迈出术后第一步时,她的眼眶湿润了。这个看似寻常的动作,背后是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黄金星主任医师团队用颈椎后路椎管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为她解除了长达3年的“枷锁”。那些曾如影随形的颈肩剧痛、双手麻木、走路踩棉花般的无力感,在术后短短24小时内奇迹般消退。

精准施治

王奶奶入院时的状况令人揪心:持续3年的颈肩痛已发展到双手无法正常持物,吃饭时连筷子都无法拿稳,行走时更是步态无力,如踩棉花,仿佛随时会跌倒。经诊断,她的颈椎管因黄韧带骨化严重狭窄,多节段脊髓受压,如不及时手术,瘫痪风险极高。

面对复杂病情,黄金星团队迅速制定方案。颈椎后路椎管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这一被誉为治疗颈椎管狭窄“金标准”的技术,成为破局关键。术中,黄金星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运用椎板切除与单开门技术,精准扩大椎管容积,为受压的脊髓“松绑”;同时采用Magerl法侧块螺钉固定,如同为颈椎装上坚固的“安全支架”,瞬间提升颈椎抗屈曲能力达92%。这场持续数小时的手术,每一步操作都堪称“毫米级艺术”,最终成功打通了被“压缩”的生命通道。

技术革新

“减压与稳定的完美结合,是这项技术的核心价值。”黄金星在术后查房时介绍,传统颈椎手术常面临“减压不彻底”或“稳定性不足”的难题,而颈椎后路椎管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通过创新技术,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一方面,精准的减压操作在解除脊髓压迫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颈椎活动功能;另一方面,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提供的多平面稳定性,让患者术后能快速进入康复阶段。

数据是技术实力的最佳佐证。生物力学研究显示,该技术使颈椎抗旋转能力显著增强,患者术后早期即可在支具保护下离床活动。这一突破不仅缩短了康复周期,更极大降低了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风险。如今,这项技术已成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复杂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案。

手术成功后,王奶奶握着黄金星的手连声道谢:“我以为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是你们给了我新的希望!”面对患者的感激,黄金星却反复强调:“早诊早治至关重要。”他提醒,当出现四肢麻木、行走“踩棉花感”、手部精细动作障碍等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脊髓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拖延只会让病情恶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