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张爷爷(化名)患有慢阻肺病多年,近期因气温骤降导致咳喘加重,家属陪同其就诊时,老人在门诊楼突发意识丧失、颜面紫绀。紧急转运至内科病房时已处于临床死亡状态:无自主呼吸及心跳、大动脉搏动消失,左侧瞳孔散大至0.5cm(右眼失明),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不到,生命危在旦夕。面对极危重症,内科医护团队立即启动急救预案,同时联系麻醉科紧急支援。一场与死神的 “拔河比赛” 迅速展开:医护人员迅速给予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步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可拉明、洛贝林、参麦等抢救药物。“必须抢在黄金时间内把心跳呼吸抢救回来。”这成为了所有参与抢救人员的共同信念。
在持续心肺复苏的黄金3分钟内,抢救取得关键突破: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心跳,但仍无自主呼吸。内科主任伍森林当机立断:“准备气管插管!”麻醉科任飞燕医护团队仅用30秒完成精准气管插管,并同步启动有创呼吸机控制呼吸。10余分钟后,奇迹发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体温38.2℃,脉搏及心率均为92次/分,血压100/70mmHg,血氧饱和度回升至95%,呼之有睁眼动作,左侧瞳孔缩小至 0.3cm 且光反射灵敏,意识出现初步反应。后续治疗中,医院启动高级生命支持方案,通过冰帽进行脑保护、呼吸机维持呼吸,并展开抗感染、营养心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