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妊娠与糖尿病同时存在,这种疾病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首先是在怀孕前已经被确诊是一名糖尿病患者,那么这种情况被称作糖尿病合并妊娠。而另外一种情况是怀孕之前孕妇的糖代谢是完全正常的,或存在着潜在的糖耐量减退,但在怀孕之后发生了糖尿病,这种情况被称作妊娠期糖尿病。在糖尿病孕妇当中有超过80%属于后者,也就是在妊娠之后出现的糖尿病,而前者即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情况不足20%。虽然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分娩之后糖代谢能够逐步地恢复到正常状态,然而后期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性会大大增加,对于母子的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广大孕妇朋友们需要特别关注该疾病的防治。
如何识别妊娠期糖尿病
与其他糖尿病患者不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般并没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临床症状表现,反而会出现外阴瘙痒以及假丝酵母菌感染等情况,随着孕周时间的增加会出现羊水过多或者胎儿过大等情况。在怀孕24~28周建议孕妇接受糖筛查试验,从而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及早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多数孕妇能够在分娩之后血糖水平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然而有些患者在未来的数十年内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性明显升高,并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宝宝未来发生肥胖并患上糖尿病的概率也将明显增加。该疾病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对于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程度主要与患病后的病情状况和妊娠期间血糖控制情况有关。如果病情比较重或者怀孕期间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不良,那么对于母婴的不良影响非常大,出现各类并发症的风险性也会随之提升。所以,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最为关键的是及早发现该疾病,并及早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引起流产、妊娠期高血压、感染、羊水过多、难产、剖宫产以及产道损伤等情况,甚至可能诱发产后大出血导致孕妇死亡。比如与其他血糖正常的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后非常容易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死亡,大大增加了流产的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如果今后再次怀孕分娩时,那么妊娠期糖尿病的复发率约为30%~70%。对于胎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该怎么办
首先要积极配合医生完成药物治疗,还要注意密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防止血糖水平波动过大,从而预防各类并发症。如果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要注意观察用药期间是否有不良反应,如身体乏力、心慌以及头晕等,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在怀孕期间,为了避免给自身与胎儿造成更大的危害,要注意自我心理的调节,避免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要注意缓解自我心理压力。作为家属要给予孕妇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关爱,帮助消除孕妇的负面情绪,积极地学习一些有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科普知识,从而更好地加强自我疾病管理。
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对孕期的饮食摄入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科学合理地膳食,一方面摄入的食物要满足怀孕期间孕妇与胎宝宝发育需求的各类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还要做到严格地控制自我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