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改变为特征,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以脊柱、髋部和前臂为好发部位。发生骨折会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那么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就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局部疼痛:轻度骨质疏松病发时,是没有明显感觉和症状,当随着人体骨骼中的钙质和骨量慢慢流失,人体骨密度和骨强度也会随之下降,同时骨骼的微结构也被破坏,从而增加了骨头的脆性,此时进行负重、上楼或过度运动,便会出现全身骨骼疼痛、关节疼痛、腰背疼痛等症状。
骨折:人体骨骼大量流失钙质和骨量,会诱发骨折,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胸椎和腰椎压缩性骨折,胸椎和腰椎骨折是不太容易被发现的,多数人会被误认为是劳损症状。因为轻度压缩骨折患者初期没有明显感觉,严重者才出现腰背疼痛症状,并且痛感也会自行缓解。
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诱发脊柱变形症状,当人体脊柱变形后,会影响翻身、行走和起坐,严重者还会影响内脏功能,引发便秘、腹痛、腹胀等情况。患者骨折以后,常常需要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往往需要专人护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部分骨折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再接受手术,心理压力会增大;患者长期卧床,会带来一系列身体问题,如肺部感染、褥疮等,相应治疗费用也会增加。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现实生活之中,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特别是老年女性,很容易因为年纪增大而出现骨质疏松这种不良症状,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那么,对于骨质疏松这种不良症状的出现,应该如何预防呢?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患者每日注意摄入富含钙、低盐以及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应用药物主要是维生素D以及钙剂,如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后,每天钙摄入量要求元素钙达到800~1000mg,维生素D治疗剂量即800~1200IU/天,这是骨质疏松的基本营养素摄入量。建议患者尽可能通过饮食这种方式来进行补钙。如海带、橙、牛肉、羊肉、菠菜、鸡肉、鸡蛋、坚果、豆制品,海鱼等。忌食用高磷、高脂肪、高钠食物。老百姓经常说炖骨头汤,我们觉得一点都不可取,因为骨头汤大部分都是脂肪,油脂是比较多的,含钙量并不多。且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会导致游离脂肪酸过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不利于钙吸收。如若通过食物不能够达到每日需要量,常常需要辅以添加钙片、鱼肝油等以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达到每日需要量。
充足日照:晒太阳主要是在早晨或者傍晚,太阳较柔和,每周只要3~4次,每次15分钟即可。晒太阳时,需要将袖子袖腿卷起晒;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规律运动:运动是健康的基础,生命离不开运动。运动能促进骨的强化,防止骨钙流失,运动的类型、方式和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每日进行适当运动,比如游泳、慢走、慢跑等。如可能可以多从事户外活动,加强负重锻炼,增强应变能力,减少骨折意外的发生;需氧运动和负重锻炼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耐受力和平衡能力上,降低摔倒和骨折风险;避免肢体制动,增强抵抗力,加强个人护理。